聯網公安 ,南京農業大學打造“硬核”采購平臺
2022-04-08 瀏覽次數:260
生物、化學實驗常常需要用到易制毒、易制爆等危險化學品,因此高校對實驗室危化品的監管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否則就會“一失萬無”。江蘇省公安廳對危化品的監控模式走在前沿,在危化品管理領域,江蘇省首創智慧危管系統,在實現前端“預警預防”、中期“實時監管”的同時,通過后臺數據匯聚,為智能監管提供決策支持,實現對危險品出入庫房活動“彈窗直播”,用科技力量賦能危化品監管,保障實驗室安全。
2020年,南京農業大學作為南京高校領域的先行者,率先完成科研采購系統與公安局智慧危管信息系統的對接,將科研采購系統打造成“硬核”的安防平臺。平臺實現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的采購、存儲等信息實時上報,大幅度提升高校實驗室安全系數,不僅讓全校師生滿意,也讓省委省政府放心,讓學生家長放心!

其實早在多年前,南京農業大學便開始在科研采購、實驗室安全的信息化建設方面發力了。那南京農業大學是如何一步一步打造出如此硬核的科研采購平臺?跟著小編一起探訪吧!
啟用線上采購平臺
貫徹落實國家政策
2015年5月12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首次提出了“放管服”改革的概念。同年,南京農業大學便積極響應政策,聯合庫巴扎上線科研采購平臺——南京農業大學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充分落實“放管服”概念,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科研人員的采購自主性。
該平臺擁有160多家供應商,每一個商家都經過多層嚴格審核,確保其資質合規合法,商品質量、售后服務等均有保障。標準化的審核流程有效地將一些不規范商家拒之門外,保障師生的采購權益。

此外,針對易制毒、易制爆產品的供應商,庫巴扎按照相關政策及規定升級審核標準,從源頭保障供貨質量,有效規避安全風險。
“我們實驗室經常買的就這幾種試劑,我習慣用cas號搜索,購買起來很方便;另外我發現平臺上線了新功能“平均指導價”,我們買的時候就能‘三方比價’,因為平臺對供應商的把關還是挺嚴格的,所以買起來還是很放心的,能快速篩選出更質優價廉的商品,從而節約經費。”生命科學學院的劉同學說。
無縫對接公安系統
安全管控實時上報
南京是危險物品生產、使用大市,為了保障全市的安全,南京市公安局要求轄區內所有高校、中學,以及涉及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單位的詳細信息,都要錄入南京市公安局智慧危管信息系統。
2020年,南京農業大學率先將科研采購系統與公安局智慧危管信息系統進行對接,并設有安全管理員,負責危化品日常監管工作。
播放視頻了解詳情
所有危化品必須在校內采購平臺上申購,根據不同的產品屬性,系統會匹配不同的審批流程,每一步都責任到人,購買詳情在系統內清晰可見。此外,系統還將實驗室存儲量、領用臺賬進行雙向同步,庫存動態信息實時同步至采購模塊,當危化品的采購申請超過實驗室的安全儲存量上限,系統則會發出預警,審批人審核時即可駁回申購,保障安全。
“除了采購環節嚴格受控外,領用環節也有一套標準流程。其中領用易制爆危化品后,管理員會用手機掃碼登記,這一系統與南京市公安局智慧危管系統聯網,每一筆的領用記錄,都會在智慧危管系統上顯示。南京農業大學的這項工作,在南京各高校中走在前列。”南京農業大學的安全管理員張老師說。
上線全新結算模式
結算效率顯著提升
去年上半年,小編一行前往南京農業大學進行產品調研,“這些都是待報銷的票據,”食品科技學院的王老師指著桌子上厚厚的一沓單據說,“里面有些單據,我送到財務部門被告知所屬經費已經過期了,我還得讓財務部門的同事幫忙更換經費才能報銷。”
以往的結算模式需要科研人員親力親為,不僅要手動貼發票,還要親自跑財務部門排隊報銷,大量寶貴時間被浪費;財務部門的發票數量和報銷流程也隨之復雜,經費一旦過期還需要更換經費;而處在結算最末端的供應商也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為了幫助南農的科研人員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響應國家《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減輕供應商資金壓力,庫巴扎聯合第三方金融機構興業銀行,將科研采購平臺與學校的財務系統深度融合,并于下半年上線全新的財務結算模式。供應商在銀行開通自有賬戶并存入備付金進行托管用以保證供貨及服務水準,如有退貨,平臺聯合第三方金融機構,確保7天內退款至原賬戶。

全新財務結算模式上線后,科研人員下單后只需負責現場簽收,實現免貼發票即可報銷。該模式大幅提升了結算報銷效率,有效避免經費過期,減輕了財務部門的工作壓力,縮短了供應商的結算周期。
“生命至上,關鍵在人”,是南京農業大學安全工作的核心理念。庫巴扎將繼續與南京農業大學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專業實力,將保障師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聚焦安全發展理念,持續優化升級系統,在節約科研人員更多時間的同時,為科研人員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健康的科研環境。